来源:中国网
近年来,公安交通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受伤甚至牺牲的事件时有发生。据中国警察网舆情中心统计,仅今年1月以来,媒体公开报道的交警或协警遭遇闯关暴力抗法的事件就多达29起,其中6起造成民警或协警重伤、2起造成民警或协警死亡。特别是今年3月11日上海交警茆盛泉事件发生后,引起了社会各界强烈反响,人们纷纷谴责肇事者的残忍和对法律的践踏。笔者认为,广大交警在声援茆盛泉、要求有关部门严惩肇事者的同时,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反思。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执法环境,一线交警究竟应该拿什么来保护自己?针对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转型,公安机关维护社会治安、服务人民群众和经济建设的任务日益繁重。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近年来暴力抗法事件频发,从不配合、侮辱谩骂、围攻阻挠到暴力抗法、恶意伤害袭警等行为不断升级,严重侵害了民警的人身权益乃至生命安全。分析基层交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受到侵害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第一,部分民警缺乏安全防护意识。部分民警对执勤执法工作的特殊性、复杂性、危险性认识不够,频繁的执勤执法工作甚至让部分民警产生了麻痹思想,缺乏自身安全保护意识。第二,部分民警综合实战素质不高。部分一线交通民警缺乏对处警现场的预判能力,导致容易受到侵害。第三,一些社会公众法律意识淡薄。有的交通参与者把交警作为发泄不满情绪的对象,有的认为民警文明执法是一种软弱,有的抱着“法不责众”的侥幸心理,起哄甚至暴力抗法。
警察是社会秩序的维护者,配合警察的正常执法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更是对法治、秩序的尊重。如果民警的执法权得不到应有的尊重,社会秩序就得不到良好的维护,受害的将是每一个社会成员。笔者认为,要保障民警在执勤执法过程中的人身安全,需要从健全制度、规范执法、改善交通环境、提高公众交通安全意识等多个方面努力。
第一,健全民警安全防护制度,严格落实相关责任。各级公安交管部门要建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进一步制定并完善保障执勤民警人身安全的相关制度和处置预案;要加大对民警安全防护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发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要坚决予以纠正,最大限度防止民警在执勤中发生伤亡事故;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及时发现和解决民警在工作中出现的自身安全问题,实行定人员、定责任,把民警自身安全防护职责落实到每一名领导干部。因管理职责不落实、处置不及时而发生民警重大安全事故的,要严格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第二,加强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民警防范技能。各级交管部门要强化实战训练,进一步加强民警巡逻执勤、纠违、事故现场处理的业务技能培训和各种安全防护教育,让民警熟练掌握各种巡逻执勤和纠违装备的操作和使用。一线交警要积极学习法律法规知识,不断加深对新时期、新阶段公安工作和法律法规的理解,切实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执法水平;在路检路查等执勤执法工作中,要学会如何选择有利于保障自身安全的位置、如何有效预防和避免造成自身伤害等知识,提高实战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降低民警执法风险。各级交管部门要进一步改善路面通行条件,逐步创建良好的道路通行环境。由于城市内一部分道路路况较差、车流量剧增及交通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淡薄,一线交警的工作强度和难度以及交警伤亡事故发生的概率增加。所以,交管部门应加强与交通、公路养护等部门的协调、配合,采取措施提高路面通行能力,减少各种不安全因素。此外,大部分基层交警大队存在警力老化和不足的问题,应充分借助先进的科学管理手段和科技装备,减少民警在路面上的工作时间和频率,开展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的非现场执法,降低民警因在路面时间较长而发生人身伤害的概率。
第四,加强民警维权保护,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近日,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喊出了公安机关最强音:“我们要求全国交警在继续严格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的同时,对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妨碍执行公务、扰乱交通秩序的,要严格追究刑事责任,果断处置,以有效维护公众的出行安全,维护法律的权威”。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这对进一步健全交通民警安全防范法律法规提供了有利契机。公安机关要研究和积极推动“袭警罪入刑”,健全法制制度,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基层交警部门对于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行为,要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暴力袭警、侵害民警合法权益的案件要快侦快破,抓紧调查取证,及时查清犯罪事实,尽快将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切实维护公安机关的执法权威和国家法治尊严;公安机关要运用典型案例,对侵害民警执法权益的违法犯罪事实和处理结果及时公开曝光,表明公安机关依法维护民警执法权益的严正立场,弘扬正气,树立人民警察的良好形象;向社会有计划、有步骤地广泛宣传诬告、陷害、诽谤、侮辱、侵害民警等行为应负的法律责任,以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营造公民知法守法、民警依法执法的良好环境;要紧紧抓住当前深入实施的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广大交通参与者特别是机动车驾驶人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在全社会营造遵章守法、文明行车的良好氛围。(作者:刘小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