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公司地址

对建立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十项机制”的思考

 转载:科学导报晋中频道

2016年春运大幕已经拉开。今年春运期间,经相关部门会商预测,全国旅客发送量将达到29.1亿人次,比上年春运增长3.6%。加之当前“霸王级”寒潮速冻恶劣天气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保安全、保畅通任务十分艰巨。为此,加强“春运”时期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做好预防各类道路交通事故,确保道路安全、畅通等各项工作,既决定着能否确保人民群众过上安全祥和的新年,也决定着交警部门能否完成好今年春运道路交通安全任务,更是能否打开全年交通管理工作局面的关键。笔者现结合管理实际,就建立春运道路交通安全工作“十项机制”,着力强化春运道路交通管理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主要特点

(一)交通流集中叠加时期。春运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现象,它与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紧密相连,中国人自古就有合家团圆的习俗。在此影响下,每年春节前,人们会不远千里回家过年,因而出现了民工潮、学生潮、探亲潮等多股巨大的客流聚集在一起,出现密集人流在春节这个相当短的时间范围内实现空间上的转移的独特局面。一是交通高峰期集中和持久。春运期间,学生流、民工流、探亲流容易形成串连和叠加。在短短40天的时间里,以春节、元宵节为“分水岭”,将会出现大年初一前后及正月十五前后四次之多的客运高峰期,且每次客运高峰现象均会持续发生许多天。二是道路交通参与形式多样。春运期间,学生放假、亲朋串访、民工返乡、节日购物等交通参与主体集中出行,私家车出行率居高不下,客车、公交车、出租车等客运车辆运载压力持续升高,群众采取多种方式集中参与道路交通。

(二)恶劣天气频繁更替时期。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局大多数地方将出现“霸王级”寒潮速冻恶劣天气这会对道路交通安全畅通带来较大影响。

(三)各类违法行为集中出现时期。一是大多数车主都指望在”春运”期间,抓住客流量大的时机大赚一笔,受此利益的驱动,对交通安全就会抛于脑后,置若罔闻了。二是部分客车驾驶人安全意识不强,多拉快跑的思想一时占据脑海,故增加了交通安全的隐患性;三是乘客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差,这一时期,多数乘客都归心似箭,存在只求有车坐,不顾要坐安全车的思想。四是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集中凸显。春运期间,道路交通流量加大,违法违规行为增多,特别是客车超员、非客运车辆载人、超速行驶、酒后驾车、疲劳驾驶等,容易引发重特大交通事故。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集市占道、低速载货汽车载人、违法载客、”村村通”客车超员等交通违法行为较往常偏多。

(四)交警部门工作压力持续增加时期。一是交通管理压力重,民警工作长期高负荷运转,加上临近佳节,少部分民警可能会出现松懈和麻痹的思想。二是邻近周边市县公安交通管理部门之间也会出现缺乏协调和沟通,一盘棋意识不强的情况。三是警力相对不足或勤务安排、调整不妥,个别路段存在失控漏管现象。

二、公安交警部门需着力强化的“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十项工作机制

在春节前的这段时间里,超员、超速、超载和疲劳驾驶现象依然会很频繁,强超硬会、借道占道、危险驾驶等动态违法行为在此期间不会减少。在事故类型方面,单方面事故,各类翻车、刮擦事故,失火以及车辆机械故障导致的交通事故还会频发。针对上述内容,如何提高在”春运”节前这一特殊时期里,各级交通管理部门预防各类道路交通事故和道路通行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完善健全下列机制入手。

(一)建立交警内部的区域性协作机制。道路是联系各地的交通纽带,要加强春运期间,尤其是节前的交通安全,就应该和临近市县加强联系,形成一种区域性的协作关系,建立联勤协作机制,并互通情况,既可以提高快速反应,协同作战的能力,处置突发事件,又可以联手打击交通严重违法行为,从而形成合力,加强管理力量,提高管理效力。如:为进一步加强春运期间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和顺交警大队为确保春运期间318省道交通安全形势稳定,1月26日上午,与河北省邢台县交警大队共商春运联勤协作事宜,双方就实行跨省警务合作力保春运交通安全达成三点共识:一是加强双方交流协作,建立“微信群”互通机制,实行警力资源互助,形成春运管控合力;二是加强交界路段的巡逻管控,做好恶劣天气下道路抢险施救保畅通工作,避免车辆滞留、堵塞;三是加强联勤联动,一旦发现警情,双方及时互通,确保指挥调度和警情处置的高效,较好地保障了省际春运道路的联勤联治。

(二)完善恶劣天气道路交通管理应急处置机制。针对近期局大部分地区出现的“霸王级”寒潮速冻恶劣天气,一是进一步完善应对低温雨雪冰冻雾霾恶劣天气应急管理工作预案,积极做好应急准备、勤务调度、路面管控、协调联动等工作,加强模拟演练,提前做好应对恶劣天气各项准备工作;二是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配合,掌握天气变化情况,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科学安排勤务和警力部署,提前落实好应急处置人员和各类救援装备;三是加强路面管控,做好疏堵保畅工作。对国省道及县乡公路的弯道、坡道、结冰和路况较差路段要强化管控,同时加强与周边高速公路大队联系,协调做好各项应急管理工作;四是要积极加强与交通、路政等部门的联系,加强协同联动工作;五是加强值班备勤和信息报送工作。严格落实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有充足警力应对降温、降雪等恶劣天气,保持通信畅通,严格信息报送制度,保证第一时间上传下达各项警情和指令。

(三)加强驾乘人员的全方位宣传教育机制。要进一步深化交通安全宣传五进、文明交通行动、牵手平安行等一系列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将交通安全宣传与广大交通参与者如影随行,通过再进行一次针对性,生动性强的安全宣教工作,确保宣教工作的全面性和深入性,要让广大驾驶人、车主、乘客对交通法律和安全知识做到随处可学,随时可用,使广大司乘人员能够明确自身责任,掌握法律法规,知晓管理的措施、手段,通过教育达到“明其不可为、使其不敢为”的效果。

(四)严把源头“关卡”的应对性预警机制。要通过开展对节前客流的一系列调查活动,摸清节后人员返程的流向、流量等情况,在交警、交通、运管等职能部门摸清包车线路的基础上,采取“盯死看牢”方式,严把客车超员等违法行为的源头关卡。各级交警部门一方面要主动出击深入调查,一方面要将有关部门抄报的客流情况及时予以掌握,并与各地交警做到互通共享,以便区域内巡警部门能有的放矢,采取相应对策。

(五)建立职能部门的互动性协作机制。加强同如交通运管等职能部门的合作,开展联合治理,避免交警一家孤军奋战的局面;适时召开职能部门的协调会议,进一步明确任务,强化责任,防止职责不明,主次倒置。同时,建立互通协作机制,联手打击交通违法顽症。

(六)完善各级交警部门的机动性联勤机制。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勤务机制,通过改革勤务制度,实行警力合理分配,形成机动性强的勤务制度,确保“白天见民警、夜晚见警灯”的全天候管控局面。

(七)严格交警内部管理机制。加强民警的思想教育,增强其大局、责任、安全、防护意识,使民警牢固地树立执法为民的思想;进一步落实便民、利民服务措施和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领导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管理机制;进一步加强队伍廉政建设,严格杜绝公路“三乱”情况的发生。

(八)完善群众参与的奖励举报机制。可以根据实际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举报平台,如公开举报电话,加强网络巡查,及时发现群众举报线索,建立举报奖励制度,发展交通安全情报员,建立严格举报查处制度。以此来充分调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参与交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有效配合春运交通安全检查工作的开展。

(九)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互有机制。在加强各级交警部门区域性协作的基础上,实现交通信息资源的共享性互有机制,充分利用科技手段进一步加强沟通与交流,发现违法行为和个体及时准确的相互通报,对违法行为人、违法车辆形成网式布控,卡点式拦截,并采取严查严办严处理的严管措施,让交通违法行为无处可藏,确保无一疏漏。

(十)完善执法服务工作的内外监督机制。一是强化考核评价的执行。通过绩效考核这个细化、量化、规范化、透明化、长期化的平台,使之成为对每个执法单位、每名民警形成约束激励以及考核评价的有效机制。二是完善执法活动内外监督机制。通过组织警营开放、大走访活动、聘请警风警纪监督员、召开征求意见会等形式,广泛听取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三是完善春运交通安全管理机制。实行首问负责制,随时接待群众投诉,及时纠正执法偏差,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规范执法行为,严格落实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四是完善执法质量考评制度。根据不同岗位民警职责,对执法程序、执法效果、执法纪律、执法工作量、执法质量等重点内容进行科学考核,充分发挥执法质量考评对规范执法的推动、引导作用。五是建立执法督察制度。加强对民警执勤执法现场和执法过程的督察,及时发现和解决春运期间执法执勤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