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件地址

联系电话

公司地址

大连市春运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2017年春运工作的通知

来源:辽宁省交通厅运输管理局 ​

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各先导区管委会,各春运相关部门,各运输企业:

2017年春运工作从1月13日开始至2月21日结束,共计40天。为做好我市2017年春运工作,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出行需要,保障经济社会平稳运行,根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交通运输部、公安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铁路总公司、共青团中央联合下发的《关于全力做好2017年春运工作的意见》(发改运行〔2016〕2500号)和辽宁省春运领导小组《关于认真做好2017春运工作的通知》(辽春组发〔2016〕3号)精神,现提出以下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春运工作关系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影响大,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各地区、各相关部门要从讲政治、保民生的高度,以对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态度,进一步增强做好春运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提高认识,周密安排,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一要建立健全春运领导机构。市政府成立了以刘岩副市长为组长的春运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全市春运工作。各区市县人民政府、先导区管委会、各有关部门要结合各自实际,成立由主管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和运输企业参加的春运领导机构,按照“安全第一、保障有力、方便快捷、服务至上”的总体要求,具体负责本地区本行业春运工作的组织协调,有针对性地制定春运工作方案,加强统筹协调,保障春运工作所需的人、财、物,确保春运工作顺利进行。

二要完善春运工作协调联动机制。各级春运领导机构要建立健全各部门间协调联动机制,加强监测分析和工作会商,强化监督检查,及时协调解决突出问题。各有关部门要建立春运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加强对车站、机场、码头等重点区域的检查执法,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维护广大旅客及运输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准确把握新形势,全力做好运力保障工作

经预测,2017年春运期间全市旅客发送量为1227.7万人次,与去年同期相比基本持平。其中道路852.8万人次,同比下降2%;铁路246万人次,同比增长2.9%;水路47.4万人次,同比增长4%;民航81.5万人次,同比增长10%。2017年春运比去年提前11天,春运伊始即逢大中专院校放假和务工人员集中返乡,学生流、务工流相互叠加,客流高峰将呈现来得早、时间长、峰值高的特点。春运期间我国出现“拉尼娜”天气事件的可能性较大,我市可能出现冷冬,雾霾天气较多,气象条件较往年更为复杂。各春运有关部门要准确把握今年春运的新形势、新特点,科学调配运力,统筹运输衔接。

一要千方百计增加运力。各运输部门和运输企业要科学预测春运需求和客流流量、流向、流时,合理制订运输方案,统筹安排运力资源。要千方百计挖潜扩能,增加运力,努力满足旅客出行需要。各运输企业要通过售票情况及时掌握客流变化动态,合理调整线路、班次,及时增调机动运力,避免出现大面积旅客滞留现象。积极发展城乡、镇村公交,加大对乡村道路运力投入力度,保障农村边远地区群众节日期间出行。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及时掌握学生和务工等重点群体集中出行信息,有针对性地引导组织、实现错峰出行,缓解春运高峰压力;要深入企业、厂矿、学校等重点返乡客流集聚地,了解运输需求,组织包车、专列,实现直达运输。

二要加强不同运输方式衔接。各运输部门要加强信息交流,建立协作机制,强化铁路、公路、水运、民航等不同运输方式的统筹安排,在发挥各自优势的基础上,增强协调性和互补性,相互配合共同满足旅客出行需要。要强化城市公共交通与干线运输的衔接,重点加强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与汽车站、火车站、码头、机场的协调衔接,通过增投运力、加密班次、延长运营时间等措施,最大限度地方便旅客中转换乘,提升“最先和最后一公里”运输效率,确保及时集疏运旅客。

三要统筹兼顾保障重点物资运输。春运期间,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按照“以客为主、客货兼顾”的原则,在保证旅客运输的同时,努力兼顾好煤炭、粮食、蔬菜等重点物资运输。水路运输企业要调配充足运力,切实做好节日期间海岛军民生活物资的运输保障工作。

三、强化安全监管,扎实做好春运安全工作

各春运相关部门要把安全作为春运工作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责任,强化安全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春运安全有序。

一要从紧压实安全责任。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逐级抓好责任落实。要进一步强化企业的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督促企业认真执行安全管理各项规定,把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实到岗位、人员和具体流程。

二要从细排查安全隐患。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建立隐患分类管理和整改制度,对投入春运的线路场站设施、运输设备和从业人员进行全面隐患排查,发现问题立整立改。要严格保证车站、码头、机场的各项设施设备符合安全要求,严格禁止技术状况不达标的车、船、飞机投入运营,严格禁止驾驶证记满12分的驾驶员参加春运,严格禁止旅客携带易燃、易爆、危险品进站乘车(船、飞机)。各相关部门要对车站、线路及周边地区存在的影响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开展有针对性的清理整治,进一步强化对治安复杂地区的巡逻和控制,要认真做好反恐防暴各项准备,切实加大社会秩序维护和掌控力度。

三要从严开展安全检查。各地区、各部门要组织开展春运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广泛采取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的“四不两直”方式,加大暗查暗访和突击检查力度,提高安全检查的针对性,真正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加大执法力度,严查超速超员、疲劳驾驶、货车非法载人、超限超载等交通违法行为。要加强渤海湾和陆岛水路客运安全监管,严禁“三无”船舶非法营运,严禁非运输船舶载客。

四要从实抓好安全生产。道路客运企业要加强道路运输车辆动态监控,严格执行长途客车凌晨2-5时停车休息或接驳运输制度,客运场站要严格落实“三不进站、六不出站”规定。铁路运输企业要强化对运输设备特别是新投入设备的检查检测和维修养护,严格落实各项作业标准,加强行车设备的实时监控和现场安全管理。水路运输企业要加强船舶日常运营维护,落实船舶适航、船员适任要求,船舶要切实落实恶劣天气限制开航要求,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对航行和作业的要求。航空公司要严格运行标准,加强运行控制,坚决杜绝超负荷生产,确保飞行安全。

五要从快补齐管理短板。农村、山区是交通安全管理的难点和薄弱环节,要创新思路,加快补齐。要紧紧依靠乡镇党委政府和基层组织,充分发挥乡镇交管站、农村劝导站和乡镇交通安全员、农村劝导员等“两站两员”作用,及时劝导、纠正农村道路客车超员载客、货车违法载人、酒后驾驶、无证驾驶等突出违法行为。要严格落实三级以下山区道路禁止夜间通行客运车辆制度。

四、持续提升服务水平,营造和谐春运氛围

各运输企业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和“旅客至上”的服务理念,不断创新服务方式,改进工作作风,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温馨和谐的春运氛围。

一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各运输企业要积极采取各种方便旅客的购票措施,创新售票方式,拓展售票渠道,切实解决买票难问题,对高校学生和农民工等集中购票群体应当积极开展上门售票、提前预定团体票和往返票等服务。及时通过媒体发布春运动态、运力状况和车船航班变动等信息,为旅客出行提供方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运输准点率。一旦发生晚点、旅客大面积滞留或者长时间延误时,应当及时发布信息,耐心做好解释和安抚工作,并积极组织做好休息、转运、食宿等必要的配套服务。要做好候车组织,引导旅客有序上下车。各运输企业要着力改善旅客候乘环境,提高车船卫生水平,在重点场站设立母婴哺乳区、老幼病残孕旅客候车室和医疗服务点,做好餐饮热水供应等便民服务。

二要不断强化行风建设。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市场监管,坚决打击倒票、倒客、超员、超重、乱收费、乱罚款等违法违规行为,对擅自涨价或提高收费的单位和个人,一经发现,从严查处,确保春运市场规范有序。各有关单位要建立失信记录,对多次发生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的失信主体和当事人要记入行业“黑名单”,进行联合惩戒。组织开展“文明出行”等主题宣传活动,推介诚信典型,曝光造成恶劣影响的严重失信行为,营造诚信经营、文明出行的春运氛围。

三要丰富主题服务活动。各运输企业要积极组织开展“情满旅途”活动,按照“九化”服务要求,动员广大干部职工以饱满热情和高度责任感投入到春运服务工作中,让旅客切身体验到春运旅途的温暖。各有关部门和运输企业要积极组织志愿者特别是青年志愿者参与春运服务,制定服务方案,组织业务和安全培训,协调被服务单位加强日常保障,提供餐饮、休息场所等必要的工作条件,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暖冬行动”和“务工人员平安返乡”活动。

五、完善应急预案,努力提高应急保障能力

春运期间,我市雨雪、冰冻、雾霾等恶劣天气时有发生,将严重影响旅客节日出行。各地区、各部门要细化应急预案,备足应急物资,组织好应急运力和应急队伍,有效应对恶劣天气和突发事件。

一要制定完善应急预案。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在总结往年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出现的低温雨雪冰冻雾霾等恶劣天气和设备故障、延误晚点等突发事件,制定并细化完善应急预案,对应急救援、应急运力组织、应急保障等措施进行统筹安排。

二要充分做好应急准备。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应急演练,备足应急物资,强化与气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建立天气信息快速通报机制,及时掌握天气变化情况,突出加强灾害性天气的预防、预报和预警工作,提前做好防范措施和启动应急预案的准备。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做好各类应急车辆、应急食品、应急药品、应急油料、应急防滑料、应急抢修物资设备的准备工作。特别是在易积雪结冰路段、事故多发路段和运输场站,要提前备好备足应急物资、大型清障和铲冰除雪设备,组织好应急队伍,保证能及时调用,快速投入运行,及时清雪除冰,保障道路通行条件。运输企业要加强对驾驶员冬季安全驾驶技能和应急知识的教育和培训,完善安全提醒制度,及时向运行中车辆通报气象变化和道路通行情况。

三要妥善处置突发事件。当突发事件、极端恶劣天气造成旅客大规模、大范围、长时间滞留和运输中断时,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准确判断影响程度,及时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果断处置,调集各方资源,有效控制事态发展,不断提高应对恶劣天气、客流骤增等突发事件的应急运输保障能力。要加强车辆分流疏导,对滞留在路上的人员要尽快组织救助,对车站、码头、机场滞留的旅客要妥善安置,对短时延误的旅客,要做好解释安抚工作。

六、加强宣传和舆论引导,做好信息报送工作

春运期间,各级春运领导机构要高度重视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及时发布春运动态,广泛传播春运正能量,营造祥和的春运舆论氛围。

一要拓展宣传方式,加强宣传引导。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强化春运工作宣传,综合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作用,及时全方位地宣传春运有关政策措施、工作安排,发布气象预警、道路拥堵、交通管制、出行提示等信息,让社会各界充分了解春运工作和进展。各相关部门要与新闻媒体加强合作,广泛宣传春运一线先进事迹,弘扬社会正能量,发挥好正面宣传的引导作用。

二要做好舆情监测,加强社会监督。各地春运工作办公室要加强对春运舆情的监测分析,开展春运满意度调查和评估,以便有针对性地做好舆情引导和服务改善工作。各相关部门和单位要畅通投诉举报的渠道,向社会公布联系电话,重视媒体监督作用,对人民群众反映较为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要及时回应,做好解释沟通,以赢得人民群众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三要加强信息报送,做好总结工作。为及时掌握全市春运动态,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安排专人负责春运期间的数据统计和信息上报工作。各地区、各部门和运输企业要于2017年1月10日前,将春运工作方案、应急预案、春运办联络方式、值班电话报送至市春运办。春运结束后,要对春运工作进行认真总结,并将总结情况报送市春运办。对在春运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将给予适当的激励。

市春运办联系电话:82623601(白天),82623628(夜间);数据、信息及工作总结报送邮箱:dlcybgs@126.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