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 安文元 通讯员赵德宇 任晓明
本报讯 昨日,记者从市公安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从5月12日至5月21日,我市警方为期10天的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平安行动”全线告捷。截至记者发稿时,我市警方在“平安行动”期间共查处违法5.8万余件。其中违法停车3.5万余件,大客车违法600余件,大货车违法2500余件,酒(醉)驾600余件,暂扣驾驶证近500件,吊销驾驶证110余件,刑事拘留85人,行政拘留330余人。行动期间,共查获网上逃犯7名(其中1人为命案逃犯),交警支队高速公路三大队连续查处5起危险品运输车辆超载50%以上违法;西岗、长海交警大队分别侦破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据悉,此次整治行动,全市公安机关以战时状态、超常举措、雷霆之势,24小时全方位无死角的对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和危害公共领域安全的不法分子进行高压打击,严查了一大批交通违法行为,拘留了一批严重交通违法当事人,还成功抓获了多名网上逃犯,有效遏制了当前道路交通事故季节性多发态势,确保了我市道路交通全形势总体平稳有序。
据了解,在“平安行动”期间,全市交警部门所有警力向一线下沉,最大化提高路面见警率、管事率和查处率;除必需的值班和窗口服务人员外,早晚高峰时段和夜间集中整治时段全部上路加勤加岗;夜间全时坚守,确保24小时交通整治无缝对接。早晚高峰时段,全市上岗警力达到2800余人,市区内路面警力达到1700余人。充分发挥“大连交警”微信平台交通违法举报功能,拓宽“随手拍”等交通违法举报途径,行动期间,微信平台共接受市民举报1000余件各类违法线索,审核通过400余件,电话通知当事人接受处理300余人。特警、巡警、消防、蓝鲨机动队等多个警种部门,积极联动、全力配合。整治行动规模空前、力度空前、效果空前,形成了全警抓交通的大整治氛围。
我市警方相关负责人表示,“平安行动”虽然取得预期成效,但时值我市旅游高峰来临,人流、车流大幅度增加,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不能有丝毫松懈。在如此严厉的打击下,仍然存在恶意违反交通法规、藐视他人生命安全的交通恶习。此种行为,是滨城市民深恶痛绝的,也是公安部门坚决不能容忍的,全市公安机关要以民意为导向,持之以恒地开展严打整治,织就最严密的网络,对待违法行为发现一起,上限处理一起,绝不姑息。
据了解,下一步,全市公安交警部门将以此次行动为样板,全面总结经验战法,固化提升机制策略,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严打整治长效机制。主要包括:固化常态夜查机制,每周组织1次全市集中夜查行动,全员参战;深化警务责任区“四定”运行机制,按照定路段、定标准、定民警、定责任“四定”原则,分段分片包干到民警、警务区责任人、中队长、大队班子成员;推动快速反应勤务机制,按照“人休车不休”的标准,全面推行摩托车巡逻勤务,一旦发生道路拥堵、交通事故等警情,3分钟内临场处置;推广校园周边综合治理机制,形成校园护学岗、校方委员会、家长志愿者三位一体的多方管理模式;坚持安全形势分析和治堵、治乱机制,与相关公司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通过大数据分析,按照“一点一策”的方式,研究制订缓解交通拥堵的对策和方案,面向社会公布实施;进一步完善微信受理群众视频、影像举报机制,利用“大连交警微信公众平台”,发动市民拍摄举报7类恶意交通违法,震慑违法行为;完善重点企业、重点驾驶人、重点车辆源头监管机制,建立驾驶人诚信体系黑红名单库,随时向征信管理部门、保险监管部门和人社部门,集中推送严重违法车辆及所属运输企业信息,借助信用制度提高驾驶人和企业的违法成本;建立严重交通违法、较大以上交通事故案例、失信企业、失信驾驶人管理曝光机制,加强点对点提示和曝光,对酒后(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要抄告至违法行为人所在单位。以机制的完善,推动全市整体交通安全形势不断向好发展,确保广大百姓出行平安。
(大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