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大连晚报
本报记者刘蕴哲
出门开车有点儿打怵,这是我市一些驾驶员最近的共同感受,尤其是一路塞车好不容易到了目的地,绕着转了好几圈就是找到不停车位,这种滋味实在不能不让人焦灼。对停车难现象,市政协委员董晶、车民提出了进一步加强停车场规划建设以及运用大数据整合停车信息资源等中肯建议。
委员建议多建:须加快停车场建设,减少路面停车
车民在提案中表示,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城市居民停车难的问题愈加明显。城区停车场地严重不足,预计到2020年,大连中心城区需求的停车泊位总数为100万个,目前缺口总量在50万个以上;停车场地布局、结构不尽合理,管理不够科学,公共停车场建设进度缓慢。他建议:
★鼓励PPP模式,保证投资有适度赢利空间
针对公共停车场投资成本高,收益率低的现状,出台鼓励停车场建设的优惠政策,特别是鼓励PPP模式,保证公共停车场投资有适度的赢利空间。根据停车泊位构成变化,适时调整停车收费标准。停车收费价格机制是停车产业化发展成败的关键之一,在保证消费者利益的前提下,发挥停车收费调控供需的作用,改变停车“路上满,场里空”的不合理现象。
★做出的规划,不得随意变更
强化规划的刚性约束,对已做出的规划,不得随意变更,对大型住宅小区、新建商业区,在控制性详规上,按规范控制停车场用地,并保持适度超前,提高建筑工程停车场配建标准,使开发商、产权单位在停车场建设方面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配建停车场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
★加快建设,增加停车泊位供应量
继续坚持配建为主的原则,加大停车场建设力度,新建、改建建筑,要坚持按照新的规划标准,强制性配建和增建停车场及有关停车设施,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检查,对停车场未按标准建设的不予验收。二要加大公共停车场建设力度,挖掘闲置土地潜力,向“天上”和“地下”要空间。